2013-05-25

五月记——重新上路

这个月即将过去。

刚刚开完组会,趁着我糟糕的记忆还没有忘记,赶紧写下一些东西。而且,我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有做月记了。

42 = 4(0905:0909)+8(0909:1005)+12(1005:1105)+8(1105:1201)+10(1201:1211);

上面这个等式是我半年前深刻意识到的事实,42不是终极答案,它是我必须偿还的债务。

这让我一度无法承受,几近崩溃。

好在现在情况似乎有了转机,我终于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并且这次确确实实不会再改变了,一方面是因为开题,一方面是因为——我真的耗不起了。

关于现在的研究课题,一部分基于应用,一部分偏重数学理论,看上去蛮适合博士阶段的研究工作,而且应用部分的初步建模已经完成,至于理论部分,现在正在啃,我相信自己能啃下,但问题在于时间,我是否可以及时地做出量化的成果?

想起最近看的一本书:《有了博士学位还不够》

书中很不客气地批判了那种对于科研的理想主义气质,作者以一个过来人的的口吻,指点那些有志于学术生涯的后生,要想在学术界立足,必须要做一些「常规工作」,比如定期汇总工作形成论文,与同事积极沟通互相帮助,做一次漂亮的报告,花心思修饰一份申请……看上去就像一份求职宝典中包含的内容,而作者也毫不避讳对这种实用主义科研态度的坚定立场。他说得很不客气:如果不这样,那么你在学术圈将举步维艰。

当然这是站在美国的科研环境得出的结论,我想国内的情况又有所不同,比如作者说如果想尽快拿到终身教职,与其在大学中从助理教授一点点做起,不如先进入工业界或者政府实验室,因为后者的科研氛围更单纯,不会被诸如授课或者其他杂事占去时间,而且实验室的薪资水平落差不大,前期更是比高校优厚不少,等到有了学术声誉之时再进入高校拿终身教职则更为稳妥。这个理由在国内是完全不成立的,首先国内的高校的相对更封闭,外来的和尚不一定好念经,此外国内的高校其实对所有的教师都可视为「终身制」,至少没有美国高校普遍的七年不升正教授就走人的「潜规则」。

但是,作者的观点还是很有启发性,让人意识到所谓学术,并非什么阳春白雪的事情,科研人员也都是普通人类,在其他领域存在的问题在学术界一样存在:待遇、前景、风险、心态。

考虑到学术界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地方,你的周围都是些绝顶聪明的头脑,如果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当然需要提前做足准备——一个博士学位当然是远远不够的。

今天的讨论也给了我类似的感觉,那就是对于普通的科研人员来说,仅仅有工作量还不够,一定要把工作展示出来,让大家都看得到,这才靠谱,至少别人会觉得你靠谱,这是获得学术声誉的必要途径。

说道学术声誉,老板也说到国外学界对此的重视程度异乎寻常得高,哪怕自己吃点亏,也不能让声誉受损,带着这样的心态,才会有那些高标准的学术成果做出来吧。

搞科研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是这份工作的意义也值得你去为之皓首穷经。

这个月还有一件事必须一提,那就是在Coursera上跟了一门课,斯坦福Andrew Ng的机器学习,几周学下来,收获很大,尤其是在建立数学模型上面,获得了一些颇有教益的新知,下个月哪怕再忙,也要把这门课坚持听下去。

此外,老板今天说到他的大学同学有三分之一都在国外,我想到在我认识的同学、朋友中,很大一部分也在国外,而且这一部分人通常是成绩优秀、能力较强的那一类。我再一次感觉到,无论是亲眼所见,还是客观数据,都表明搞科研(甚至普通生活)的最佳环境不是在国内,所以,不论以何种方式,走出去都是我值得为之努力的一件事。

多说无益,从下个月开始,要在已经建立的模型上,多做仿真,积累数据,尽快形成工作量,尽快出paper。

不管怎样,必须要给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信念。

It's never too late.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