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地》三部曲(阿西莫夫)
我不幸与本拉登有着相同的爱好——但幸运的是这个爱好也与上千万的科幻迷重叠。
《基地》的创作贯穿阿西莫夫的一生,可谓这位科幻界巨擘的心血之作——讲述了一个日渐没落的庞大帝国的没落与一个纷乱中人类新世纪的崛起,当然还有无数的阴谋、传奇……用阿西莫夫本人的话说就是:一部未来的“罗马兴亡史”——除此以外,还有贯穿始终的关于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的思考——当这一切放在以光年为尺度的银河系内时,一部上下一千年的未来断代史就在你眼前激荡人心地铺展开来了。
这里我只推荐《基地》三部曲,并不推荐《基地前传》与《基地续集》,尽管这是一个全系列,但我觉得只有《基地》最有资格获得“未来史书”的资格,而且对于《基地续集》所给出的结局,我本人并不觉得令人信服。
2、《太空序曲》(阿瑟·克拉克)
克拉克写过许多激动人心的作品(哦,几乎每一部都令人激动),不乏像《与拉玛相会》、《2001》这类想象力豪放不羁的杰作,但像《太空序曲》这种完全写实风格的作品却并不多见——甚至有人说这已经不是一部科幻作品,因为作者以惊人的专业素养描绘了细节真实可信的宇航启蒙时代——这篇小说出版时,世界的航天运动也才刚刚起步——甚至站在今天,翻回头再去看克拉克的各种技术描写,其与后来所真实发生的现实的吻合度也非常之高,这种惊人的前瞻性也在另一部作品《2001》体现了出来——尽管他老人家有些过于乐观了。
抛开其他更深层次的东西,但就这种唯有科幻才能提供的基于科学的人文关怀,我们就该记住克拉克。
3、《三叶草在行动》(约翰·温德姆)
现在市面上卖的这本书有另一个名字《三尖树时代》,可当我读这本书时,几乎是十年前的事了。
当初,嗯,小毛孩子一个,又红又专,看的东西积极阳光且催人奋进……突然,一本封面崭新的《三叶草在行动》就闯进了我的视线(当时闲工夫多的令人发指,我就在本市的少儿图书馆办了借书证,每周光顾,风雨无阻,而科幻小说当时乃是“少儿读物”,归为“科普”一类- -III……每每家人问及,便答:此为科普书籍云云……)
当时这部小说的设定就把我给撼了——人类全体失明——当时我是不可能理解作者的身份、时代背景以及给出这么一个近似荒谬的设定的良苦用心的——但仅仅这个疯狂的设定,立刻就把我给攫住了,然后随着作者完成了一次非凡的历险,那种心灵的震撼至今仍记忆犹新。
所以,千万别说你看不懂科幻。
4、《深渊上的火》(弗诺·文奇)
弗诺·文奇,这个集数学家、计算机工程师与科幻小说作家于一身的人彻底影响了我的宇宙观。
当然我的宇宙观被翻来覆去地折腾不止一次了(作为一个科幻迷,这是必须的),但文奇的影响无异最具革命性——之前的那些作家就算写到“热寂”时代,也还是旧人类思维,而文奇认识到了局限性并加以解决——他提出了“超人剧变”(别忙,这个名词是翻译地有点那个,但这的确是个严肃的话题,说不定本世纪内就会出现)简单说来,就是,以后的人不是“人”了,不,不是不是人,而是,嗯……不是“我们”了……见鬼,越解释越麻烦,一句话,我们的子孙们“进化”了,明白?而且鉴于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复杂程度的提高,这个进程几乎是一定的,除非人类在可以预见的近未来就迫不及待地把自己提前给灭了,这并非没有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不是吗——那么,我们该如何预测或者,嗯,或者猜度这些后辈们的生活呢?很难——想象一下黑猩猩们如何讨论我们的生活?
文奇给出了一些答案,这些答案很富有创见,又充满逻辑,在他的“超人剧变”框架内完全可以自洽,想知道吗?看他的书吧。
5、《球状闪电》(刘慈欣)
之前提到了宇宙观,现在要提提价值观,一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往往取决于他人的评价,或直接或间接——我接收到的直接评价不多,或许是由于我为人处事的过于单板导致了人际的疏远——长这么大并没有几人时不时地指着鼻子与我痛骂一番,这不见得是件好事。
间接的就多了去了,环境可谓一(平心而论,周遭环境是在过于平淡,不妨忽略倒来的省心),而书可谓二——我的价值观之所以经常性地飘移不定,大概是因为所读经常性地变幻莫测吧。
因此必须提到大刘,因为这个人的作品可以说破天荒地对我的价值观产生了“体系化”的影响——这影响从《地火》开始,经由《流浪地球》、《乡村教师》,到《朝闻道》、《光荣与梦想》,最终在《球状闪电》这儿完成归纳总结——我异常(几乎有些偏激地)认可文中某个人物,几乎要拿来做效仿的榜样了。
这里没有把《三体》摆在更重要的位置是因为我觉得与《球状闪电》比起,《三体》的想象虽然更为大气磅礴,但于心灵上的震撼已较前者淡了许多,这并非是说大刘退步了,而是我自己这方面的阈值提高了而已。
另外,大刘献给他女儿的那本《超新星纪元》(拿这种书送给儿童……呃)也很值得一读,尤其是描述“大量子”的那一段。
6、《围城》(钱锺书)
上面的五本清一色全是科幻。就此打住,再多就没有重点了。
《围城》无需多做介绍,我喜欢这本书真的是因为钱老的文笔,很机敏,给人思考的空间,从不装腔作势故弄玄虚。
每个人读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体验,每读一遍也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就是《围城》。
感谢这位睿智的人。
7、《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很难说清这算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在写一个少年的堕落吗?那它的火候还欠点。
在写某一类人的有关理想与现实的幻灭吗?那又太具体了些。
纯粹无病呻吟?那些肤浅的卫道士们或许会这么评价。
往往,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来的重要。塞林格就是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I thought what I’d do was, I’d pretend I was one of those deaf–mutes.”(然后被某个向现实发起质疑的年轻人补了句:Should I?……)
我也认同这个评价——《麦田里的守望者》是部充满质询的作品,它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向这世上抛出了满满一书问号,等着这个时代去回答。
8、《故事新编》(鲁迅)
这本书展示了鲁迅改编剧本的本领,尽管当时还没有电视传媒,若非,他一定是位了不起的编剧。
这九篇的名字在形式上很是一致,内容的可读性极强,文笔干练、独特,却又不似他的杂文风格,读来别有意味。
作为迄今为止使用过汉字数最多的作家,鲁迅却并没有刻意展示过他的文学才华,《故事新编》算个例外。
9、《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这本书其实可以算是史学著作了,但我不得不承认——写得很好看。
文章的视角独到,观点新颖,令人钦佩。单是申时行那一章,作者居然能透过重重蛛丝马迹,因果联系,将一个几乎被遗弃到历史角落的人物挖掘出来加以深刻剖析,点出了历史的那种不可言说的玄机,造诣之深,可见一斑。
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对中国封建历史的肤浅认识,或多或少学会了——用黄仁宇的话说——用一种“大历史观”去看待问题。
受益匪浅。
10、《随想录》(巴金)
这本书严格说来也不应划在“文学”名下,而且文笔也远称不上精练,某些地方还有点絮絮叨叨一再重复。但这本书本身所折射的一位勇敢的老人的心却比大多数作家只能依仗笔下的虚构人物寄情抒志要来的有力量得多。
很少有人能经得起那种精神上的持续高压;更少有人在事后会敢于细细回顾那段历史;而能做到把自己放在解剖台上,将那段历史所施予他的种种伤疤重又揭开来给这个时代的人看,以警醒他们不要再使历史的悲剧重演的,唯巴金一人。
事关良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