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2

先验综合症——《阿凡达》观影杂感

刚刚跟一网友聊起《阿凡达》中某个桥段,我惊悚地发现,对于这段情节我印象全无!这有点匪夷所思,因为《阿凡达》我是看了两遍的,而且是在短短的一周之内。

之所以会造成现在这种局面,还要从陆川的那篇著名影评开始。大陆导演中,我一直很推崇陆,觉得这爷们有脑子,有理性,拍的东西冷静且有范。他这么歇斯底里地推荐《阿凡达》,我自然是坐不住了——老天作证,我在下火车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回家,而是拖着行李去电影院询问《阿凡达》的场次……

上来先看的是2D,因为3D满场,而我实在等不及了。两个半小时期间,我一直紧绷着一根弦,心中叨念:下一个场景该发生惊天逆转了吧?

我就这样满怀期待了那么久,直到漫天的飞龙铺满荧幕,我终于放弃了:神作《阿凡达》原来就这么给我开了一个玩笑。

后来我有点不甘心,别人都说好,怎么我看了就这么无动于衷呢?很快有人告诉我,症结在于,你看的是2D版的,《阿凡达》这种专为3D而生的大片怎么能看2D版的呢,笑话!那简直就是侮辱卡梅隆。

我一听,顿悟。

陆川吐血推荐的片子怎么着也得让咱眼前一亮是吧?

邃二话不说,再去看3D版。

遗憾的是,这次观影感受比上次还糟,第一次看时,虽然看到一半已大致猜到结局,可鉴于对如此好评的影片的信任,我不能对自己信任,于是还是怀着一种相对良好的心态看完了片子;这次就不同了,虽然对于这种滥大街的情节我总是选择性忘却,但我已完全清楚从情节上《阿凡达》已不能带给我任何惊奇。

那就看画面吧,这也是本片最为人所称道的地方。

然而事实上,期望越大,失望越大这句话绝对是真理,立体视角下的潘多拉,给我的感觉依然是淡如开水。不错,是很漂亮,但想象力整体贫乏,比《指环王》差远了;而且我在现实中所看到的川西众山都比片中奇山秀水来得绚丽;也有人说场景梦幻,我真没看出来哪点梦幻了,把海底世界移到原始森林就显得梦幻么?

唯一可以让我感叹的是,Navi人的CG建模水平真高,看到有人评论说卡梅隆采用的建模技术几乎可以跨越类人模拟的恐怖谷——当然仅仅是类人,而非人类。但我对拟人技术始终是充满乐观的。扯远了。

回到开头,这部片子在短期内就开始从我脑海中消退,这与我当初给它的期盼与热情实在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或许是真的是我对此片、对卡梅隆的期望太高了——当年化身(《阿凡达》是上映后的名字)开始筹备时我就在关注:超长时间的制作,卡梅隆的铁腕,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剧组都对我吊足了胃口。终于,影片上映了!好评如潮,资深影人鼎力推荐!——你可以想象我当时的心情了——我甚至做出了在自己还没看到影片时就忙不迭地怂恿铁哥们一定要去看IMAX版本的脑残举动。

我悲哀地发现,对于大片,任何大片,都不要做过高的期待。要是我不知道卡梅隆这个家伙;不了解《阿凡达》拍了四年多,加上之前的准备居然长达十三年的准备期;没有看到这么多浇了汽油的火爆影评,或许我观影时的心态就会更平一点,落差也就会更小一点。

相反,许多优秀的影片往往都是不动声色地呈现在观者眼前的。我盘点了一下带给我震撼的片子,其中不少都是偶然遇到的,没有任何人的推荐,没有看任何影评,甚至连导演都不知姓甚名谁。从《搏击俱乐部》到《人类之子》,每一部都是以大大出乎我意料的方式带给我惊奇,这其中有大片有非大片,也有的仅仅只有DVD发售,但编剧、导演的功力,透过影像,透过剧情,可以直指人心。

这种片子很少,真的很少,一年撑死也就那么一两部。还淹没在了众多大片的光环下。像《黑客帝国》那样兼具场面与内涵的佳作,更是数年难得遇上一次。

我不得不说,对于《阿凡达》,我曾希望它成为这样的佳作,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它都有这个资格。

可惜它没。

 

另外——或许这么说有点苛刻了——但对于一个科幻迷来说,既然影片定位在那里,还有着那么大的阵容,各方面的顾问想必有不少,但拍出来的情节依然硬伤不断。若是小成本制作也就罢了,《阿凡达》可是耗时n年,耗资n多的神作,还存在这些让人如鲠在喉的低级失误,实在让人无法心悦诚服。

2010-2-2

2 条评论:

  1. 电影跟音乐一样,大部分都是快餐式的存在着 。这也是一种潮流 。但是我认为电影不应该只为了娱乐而存在 。电影能比文字更加直观的表达心中所想 。我喜欢电影带给我的那种画面感 ,那是用再多文字也无法表达出的感觉 。《阿凡达》我一直没去看,可能在我的潜意识里认为这部影片不值得我看 ,也许这样说有一点粗暴 ,我仅仅是听别人介绍再加上看了预告片。我猜可能是以前看的好莱坞大片太多,让我对这类影片产生了厌恶感,更有可能的是跟我一直以来的心理状态有关 -------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电影是我唯一的依靠 。
    《搏击俱乐部》是继《心慌方》之后最让我震撼的电影 ,豆瓣的影评里有人说这部电影只有患有失眠症的人才能引起共鸣,我想大概我就是这样的吧 。
    在看完大卫芬奇《七宗罪》之后,我决定他他导演的影片全部看完 。而第一次看《搏击俱乐部》的时候,看到爱德华诺顿遇见那个胖子的时候,我实在觉得没意思,竟然就那样睡着了。隔了一个月我又决定把这部影片看完 ,看完之后我就开始后悔一个月前怎么会看着睡着,以至于差点错过了这么好的影片。

    以上,今天看到你写的这些文字 ,我很开心 。同时我也发现你的文笔比我要好上千倍,所以我也不敢贸然评论 。能从杂乱无章的梦中整理出一个完整的故事,我不得不佩服你的文采和思维 。

    回复删除
  2. 没错,我很认同你的观点,好电影的确要具有它本身之外的一些东西才行,就像库布里克那些在当初显得那么离经叛道的作品,数年之后,人们才渐渐发现其的非凡之处。
    我也是个重度电影爱好者,以前每到放假的时候,我如果在家呆着,基本上保持每天两部影片的进度——当然烂片也看了不少——有时候跟别人聊天,说到某个影片,我便忙不迭地声称我看过,情节可以一一列举,就是忘记了片名。到后来,我就发现,电影这玩意,跟任何一种文化产品类似:是一眼望去琳琅满目,仔细看看却良莠不齐。
    真正值得看两遍的作品,一年也就那么一两部吧。
    对于大卫·芬奇,这个家伙的特长就是能把结局藏得很深,对于强调初次观影感受的人来说,他的作品不啻为福音。不过去年的《社交网络》我倒不怎么推崇,倒不是说拍得不好,而是传记片本就不是芬奇的专长,这个剧本拿给其他导演也能拍出彩来(剪辑就另算了);所以,芬奇还是老老实实拍他的类型片吧。
    最后我必须得澄清一下,我的文笔其实很差。我并非自谦,在网络上没这个必要。其实对于我来说,稍微可以看过去的文章都是磨了很久才挤出来的,所以兄台如此高看我的文笔,实在担当不起。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