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位师兄从比利时回国,专程返回学校。想来上次见到他已经是一年前了,那是他刚从清华做了几个月合作研究,然后联系到鲁汶大学的博后职位,回来办理出国手续。其实师兄出去的这一年来,我们的联系也没有中断,过年期间还跟他长谈了一次,获益匪浅。
师兄是我见过的为数不多的对本领域研究历史脉络搞得很透彻的人,而且总是非常积极地搜集最新的学术动态,当他还在教研室时,就是组内提供科研动态最多最勤的人。还记得当时刚刚见他时,感觉他的语速好快,思维极具跳跃性,而且言语幽默,气场很足。
下午大家一起在顺江吃了顿饭,他简单聊了下欧洲的科研情况,那边(尤其是北欧)的科研环境很宽松,不像北美压力很大,又不像国内这么无的放矢。
北欧是高校和企业密切结合,高校的科研成果可以立即转移到高科技企业的实际应用中去。当然,那里的技术驱动型企业也比较多,而且他们普遍很重视知识产权(比如买一本书的价格有时就能抵上几张机票的价钱了……),企业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科研中去也不用担心收不回成本——这点跟国内形成鲜明对比,倒不是说国内没有技术驱动型企业,只是,他们更喜欢用现成的技术,哪怕用高价去买最新的技术,也不愿意把自主研发作为主要的技术升级来源。
此外,与国内高校的专业设置重复较多、各个研究小组互相之间沟通较少的情况迥异,他们通常采取各个研究小组专攻一项,大家各取所长,但互相之间来往甚密,合作频繁——这样在校内乃至校间的「强强联合」,往往能催生意料之外的突破。
此外,师兄还专门提到,那里的博士生独立性很强,可以单独申请基金,一旦审批下来,就可以拥有自己的资金来源,这为鼓励博士生的科研创新带来了实质性激励——当然,满足条件的申请者势必也是学术牛人。
在科研之外,师兄也谈到了那边的社会和文化。最让人感叹的还是,欧盟的一体化程度极高!尤其在申根区,你在各个国家穿行,跟在一个国家内没有两样。而且由于欧洲悠久的贸易文化,那里的人们普遍比较开朗,比如荷兰,基本上遇到的每一个普通人都是热情好客的主儿——不得不说,对于我这种早已自诩为世界公民的人来说,怎会不对如此开放而友好的地方心生向往呢?
对于文化,师兄也是大为赞叹,欧洲人对艺术、对历史的推崇,真不是世界其他地方可以比肩的。举个例子,他去过一次卢浮宫,对它的评价是——那才是真正的博物馆,里面处处都是价值连城的珍品,包罗万象,数目庞杂,对于一个普通的旅行者来说,可能需要用几个月才能完整地欣赏它的全貌。
对于那边的饮食,师兄用「简单而美味」来形容,比如蔬菜套装、各种馅饼,买回来后稍稍加热一下就能吃,鉴于欧盟严格的安全监督,食材可以确保安全。他们偶尔也会有上馆子搓一顿的情况,但绝没有国内那种吃完后桌面上还剩着大量食物的恶习,在餐桌上,欧洲人从来就有「量力而行」的美德。
这次师兄休年假回来,在国内呆三周,而且是带薪的;除此以外,每逢一些大大小小的假日,也会放假休息……甚至有一个月,他们每周只上四天半的班,其余时间,都是放假——欧洲的高福利在此可见一斑。学校的情况自然更好,师兄形容说,那里几乎会给予你一切所需,甚至超出你的想象,物质上的如此保障只为了一个目的,就是让你安安心心搞科研。
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得以始终保持高水平的学术造诣自然就是一个情理之中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