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7-29

盛世的雨

五环

今天伦敦奥运会开幕,虽没有看完整的开幕式,但可以肯定的是,从场面上,这次奥运会比北京的那次要寒酸不少——不过,它却比后者更像是一场体育盛事,而非一场华而不实的造势运动。尤其令人感慨的是,在火炬进入主体育场时,夹道欢迎的队伍不是社会名流、不是体育明星、不是商界精英,而是建筑这座场馆的建筑工人,这个镜头,足以使四年前的那次「盛会」的主办者感到汗颜。回想当年的非京户口人员的被逐,长期以来进城农民工子女的求学无门,我们的一切所谓繁华盛世都是建筑在他们的血汗之上,而现实中一切的赞赏与回报都与他们无关。

前些日子这座古城又经暴雨冲刷,雨过天晴后,竟然有七十七条人命不复存在。这是中国最具现代化气息的城市,它有着这个国家最完善的安全保障、交通系统、医疗体系、通信网络……所有你能看到的想到的硬件配置都不输于任何其他国际化大都市。而仅仅一场大雨就夺取七十多条人命——这个城市的管理者,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很多相似事件的一次次发生,让人的情绪一次次的愤怒,而后,这种无谓的愤怒会突然消解,只剩下无以言说的失落……爱之深,恨之切。

还是回到奥运吧,最终点燃火炬的,不是一个人,不是什么声名显赫的大人物,而是一群普通的年轻人,伦敦在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理念——这个世界的运转,乃至盛世的荣耀,都离不开众多凡人的身影——看着那二百枚燃烧的花瓣缓缓举起,谁能没有一丝触动呢?

此刻,我只想许下这么一个愿望:十六天后,当火炬缓缓熄灭之时,它所代表的这个珍贵理念,能够尽可能传递到足够遥远的地方,帮助那里的人们走出阴霾的雨季。

2012-7-28

 

[audio http://www.whliyue.com/jude.mp3 | animation=no | remaining=yes | loop=yes]

2012-07-22

换个角度作画


《在黑暗中绘画》买来数月,今天终于看完,那么厚一本书,讲的东西其实只有一条——改变观察的方式:不要想象、不要「推理」,看到什么就是什么。

为什么?因为普通人很难转变已有的思维方式,亦或者说,每个人其实都是戴着一副扭曲现实的眼镜在观察这个世界,并且为观察到的事物贴上想当然的「标签」——直线、圆环、一片叶、一棵树。

不过,这种取巧的观察方式却对绘画起到了致命的负作用——它会在你作画的时候严重干扰对场景的临摹。哪怕一个学过绘画的人,也往往会犯下「所绘非所见」的错误。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

作者提供了两个看似胡闹却扎扎实实有用的技巧:

1、如果是临摹一幅画,那么把原画倒转180度。此时你看到的画面是很令人费解的——很好,这会使你的大脑停止「贴标签」的举动,也就是说,那种对真实观察结果的干扰不复存在了。接下来你所需要做的,就是把看到的一切原样画出即可。画完后再把自己画倒过来,啊哈,效果棒极了~

我亲眼看到一个几乎是零绘画基础的孩子用这种方法临摹出了一幅在我看来水准很高的画作——而且用时也很短。这说明这种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2、对于真实场景的速写,作者建议了一种网格玻璃的捷径来帮你恰当绘制具有透视效果的画面。方法很简单,在你的双眼和景物之间放置一块带有网格的透明玻璃;然后找到一个基准点(确保每次的观察方位都一样);在你的画纸上也标上同样的网格线作为参考;开始作画吧,把你看到的一切都画下来。注意,景物的起止位置还有相对角度都要严格按照它们在网格的坐标系中的方位来临摹,哪怕你画的时候感觉「不对劲」,不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想,仅仅是临摹,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仿佛你是一台照相机一般。

从某种意义上,它会使得绘画的乐趣大为降低,不过与其让初学者长时间在各种透视理论的迷宫中摸黑前行,不如先给他们一个足够直观的结果。其实这个方法古已有之,据说达·芬奇也曾研究过。我看了书中列举的一些例子,有些初学者连基本的静物边线都打不好,可是他们居然用这种取巧的方法画出了非常靠谱的场景透视图。

西方人真是天生的理论狂,即使绘画这种具有浓厚非理性因素的技艺,他们也会发展出一套具有针对性的「实用技巧」,而且你不得不佩服,这些技巧,很多时候确实挺实用。这本书的译者在译后记中表达了对实用技巧的异议,认为西方的绘画缺乏深刻思想,像毕加索这样的更是肤浅,他认为唯有国画、水墨这样的写意绘画才是大艺术。我不懂艺术也不晓得孰高孰低,可是我觉得所谓绘画,其最初的动机就是临摹这个世界,把你看到的美好的景物「定格」在画纸上,现在有了照相机,我们可以轻而易举的完成这个任务,可是在不远的过去,这一切只有画家才能胜任。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有一种方法,把临摹现实这个关键的难题给化解了,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2012-07-17

沙漠中的一片绿洲

卢旺达饭店


今天看了影片《卢旺达饭店》,不知道该说什么。

对于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我早有耳闻,只是一直不知道事件的详情,也没有花时间去查找,在我的印象里,非洲这片土地,历来就战乱不断,不是这里暴乱就是那里内战,没有一天消停的。所以,对于卢旺达的事件,我也认为只是这种不断上演的惨剧之一。

多么可悲,我这个一向自诩为具备人道主义的家伙,居然会对这片如此广阔的土地上出现的悲剧熟视无睹……因为它很遥远么,或者因为他们跟我不是一种肤色么?

卢旺达的惨剧,是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具有种族矛盾且人权缺失的国家的,这场悲剧与纳粹屠杀犹太人无异——所有人类本性中的恶,都是一样的。

当然,人性中的善,也是一样的。

在这部影片中,主人公保罗本来只是一家国际酒店的客房经理,在暴乱开始后,西方媒体和维和部队相继离开,留下整整一个酒店的难民。保罗在这个疯狂的城市中,竭尽全力维持酒店的运转,他用贿赂、用欺瞒、用阿谀奉承、用舆论手段,使得那些杀红了眼的暴军或因收了好处暂且放他们一条生路或因忌惮西方势力而不敢轻举妄动,这些手无寸铁的人们,就这样在保罗的帮助下求得一条生路——这与辛德勒在希特勒眼皮底下挽救了整整一个工厂犹太人性命的壮举是何等相似啊!

佛曰,「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在卢旺达的那场屠杀中,一共有100多万人失去性命,而保罗的酒店,恰恰位于这场血腥风暴的中心,却奇迹般的避开了被毁灭的命运——1268名难民,活了下来。

他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在这片生命的沙漠中,保住了一片绿洲。

我时常困惑,为何在同一片土地上,每每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巨大的恶与巨大的善互相撞击,让后人即使通过这只言片语的述说,也不禁感到动容。

这是人类的宿命么?

当片尾曲响起时,我听到不知是胡图族还是图西族的小孩子用稚气的嗓音唱着我听不懂的歌谣,一声声「卢旺达、卢旺达」的呼喊从远方传来——眼眶不禁湿润了。

2012-07-16

现代社会的全球化阴暗面

今天看了三个TED演讲(如下),很受震撼,尤其是最后那个讲述印度儿童性虐现状的演讲,让我了解到原来世界还有如此令人发指的一面。

1. 对全球犯罪网络的调查
http://v.163.com/movie/2011/7/1/0/M7EEGSV0D_M7EEH1G10.html

2. 如何打击现代奴隶制度
http://v.163.com/movie/2011/7/9/R/M7B9L3MFR_M7BA8V29R.html

3. 谈反对性奴隶的抗争
http://v.163.com/movie/2011/7/B/Q/M7AT9CFRF_M7ATBDDBQ.html

对于《对全球犯罪网络的调查》,我看后感到不可思议,全球化的地下世界原来是这样一幅图景。多年以后,中国是否也会参与其中呢?

对于《如何打击现代奴隶制度》,2:48 的那个全球奴隶人口密度示意图所指示的亚洲区严峻的现状让我想到的国内的黑煤窑……

现代奴隶制之所以存在的最大原因就是法制的缺失。奴隶制真的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吗?那么在极权主义阴影下生存的那些人呢?

对于《谈反对性奴隶的抗争》,看了这么多TED演讲,这是最震撼的一场。主讲人是一位伟大的女性。联想到国内屡屡出现的官员猥亵女童事件和事实上新闻言论的封闭现状,就觉得一种夹杂着无奈的愤怒冲上心头。

这个淌满罪恶污沼的世界!


另附一篇:

《监狱实验说明了什么》

死亡实验

今天看了一部根据众所周知的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的德国电影——《死亡实验》(直译片名就是「实验」)。影片本身令人大失所望,导演的叙事功力太欠火候了。

不过这部片子却带来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视角——那种每次把群体运动推向失控境地的因素,往往来自于少数的个体,而且他们的动机也往往并非是运动本身,而是自身性格使然。

而且,有句话叫做「屁股决定脑袋」,就是说你的地位往往左右了你的想法。有些人可能本性懦弱,而当他执掌了他人的生杀大权时,便极有可能变得残暴。

最近正在看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发现罗马历史上也有很多类型的案例(当然各国莫不如是):许多从底层爬上来的帝王,在登上王位之前,丝毫没有表现出被后人称为「暴虐」的那些属性,可是一旦紫袍加身,他就会立刻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向他昔日的战友和亲人露出獠牙。

人——真是天使与魔鬼的复合产物。

 

2012-07-13

执着的男人是bug

the next three days

今天看了一部保罗·哈吉斯的片子——《危情三日》(The Next Three Days),豆瓣评分一般般,我是纯粹冲着主演罗素大叔才去看的。

通常来说,对一部电影抱得希望太大,这希望往往会落空,反之亦然。

对于这部片子,我本来就是当作一部普通的好莱坞类型片来看的,不过没有想到情节异乎寻常得精彩——当然其中罗素登峰造极的演技功不可没。

其实情节用语言描述出来并没有什么,无非就是一个深信自己妻子清白的好丈夫赌上全部身家性命策划越狱并且最终奇迹般成功的故事。

影片的出彩之处,就是在于这个一根筋的丈夫,其性格和职业均与「越狱」这个词相差十万八千里。他就是一普普通通的中产阶级小知识分子,这种人怎么可能铤而走险去策划越狱?

可是导演就是要讲这么一个貌似不靠谱的故事,而且在故事的结尾还要让人击掌称赞。

影片从一开始主人公的种种撞南墙到后来的渐渐「上道」到最终一气呵成越狱成功(当然必须要算上一次次的人品大爆发),给观影者一种始终心悬一线但又痛快淋漓的感觉——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部片子称为「Mission Impossible」倒是挺贴切,可惜已经被人用去了……

有人说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无时无刻对亲情的刻画,我倒觉得这种浓墨重彩的亲情戏实为一种铺垫,一种交待——为何一个老老实实的社区教师居然竟敢做出了越狱的逆天行为。如果没有导演不厌其烦的给出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场景,那么主人公在失去自己爱人后的那种心理落差将变得不合情理。

优秀的编剧都知道即使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也要耍些花招让观众相信它的真实性,而这种真实性就来自于逻辑上的合情合理。

唯一欠火候的地方就是片尾处导演为了追求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加入了太多巧合,使得前面辛辛苦苦积攒下的「逻辑合理性」大打折扣——不过好在大多数观影者看到那里时心里都是在担心他们一家子是否能逃出生天,其他方面再也无心顾及了吧。

最后,在当代好莱坞演员中,可以胜任这种「有执着有担当有爱心」的三有中年好男人的,除了罗素大叔,一时我还真想不到其他替代人选。

 

2012-07-07

什邡的启示

什邡事件已经闹了一周有余,从论坛、微博中看到的消息林林总总加起来也有不少,我不敢说自己就这么旁观着就能看到真相,但是从各种角度发出的声音(尽管有大有小)汇集在一起,能让人对事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这次事件中我得到的最大启示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你得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尤其是在和政府打交道的时候。说实话,直到昨天,我还比较欣慰,认为我们一向横冲直撞的基层政府这次终于有所收敛,在权衡了民意与 GDP 之后,理智的选择了前者。我认为这是不小的进步。

直到今天我看到李承鹏被禁的文章:《一次路西法效应实验——什邡小调查》。

这篇文章当然是他一个人的视角,而且采访的样本也不多,重点描写的那几个人也不过是路人甲、乙、丙,没有实际参与到与政府对峙的行列。

只是……为何在文章贴出来后很短的时间,原作者就被毫不留情的禁言?——无论在博客还是微博或是论坛,这篇文章正在以飞快的速度被清除掉。

如果他说的不是事实,如果他故意找一些特殊的案例来塑造一个对政府不利的论点,那么把他的文章禁掉则是一个会起到反作用的下策。因为大家自然会猜测,那些不得不把别人嘴封上的家伙,是否心里发虚?

这种事情已经有很多了,每一次的处理方法几乎都是这样简单粗暴:对于以身躯抗议的,我就废了你的身躯;对于以文字抗议的,我就废了你的文字。

我也是近些年才看出一些真相:其实大权在握的人并不担心自己被谴责,并不担心自己做过的龌龊事被撞见,他唯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威严受到动摇、自己的权威遭到挑衅。

这次的什邡事件也是一样,最终政府的高姿态看似妥协,实则威胁——厂子不建就不建,老子不稀罕这点钱,但是你们丫挺的胆敢在太岁头上动土,不给点颜色看看天理何在。

什么是暴民?在集各种权利于一身的超级政府眼中,暴民不是滥用暴力的公民,而是在政府滥用暴力时没有立刻抱头鼠窜的屁民。

其实李承鹏提到的「路西法效应」基本说到了点子上,为什么正常的人类在权力的光环下会丧失自我,不知不觉模糊了善恶标准?不知谁说过一句:「这就是体制的好处」。它让你觉得强大,让你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让你无所畏惧,让你在「一贯正确」的信念下忘记道德的审判。

那些体验过手握权柄的人们会对此有深刻的感悟,哪怕是虚假的可笑的权利。在我的小学时代,我曾是个「二道杠」,担任班级的一个委员(我忘记是什么委员了,貌似不是「劳动委员」这种无足轻重的角色),并且深得班主任喜爱,在班里扮演那种品学兼优的家伙。所有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恍惚觉得自己与周围的同学是不同的:在有几次班里同学对学校的某些卑鄙做法怨声载道时,我尽管心里也有龃龉但却可耻的选择了沉默;还有一次在期末,老师要班委帮她为每个同学写学期评语,当时我的感觉简直要爆棚了——想想看,我居然可以像老师一样给身边的同学写评语,对于处在我那个年纪的小孩,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大权在握」,我简直要目空一切了……还好这样的小小权力也就到此为止了。

人性都是相通的,关于权力,人类从来都是贪婪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句话已经被历史无数次证明了。

我想,那些当权者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只是,他们被各种权力黄袍加身,耳畔被各种赞扬声充斥着,再也容不下一丝异议。他并不认为手中的权利是广大人民赋予的,当他也一本正经的发出「惩治贪腐」的口号时,却自动忽略了民众投向他的一双双愤怒的眼神。

2012-07-06

飞出潜水钟

潜水钟与蝴蝶

昨天看了电影《潜水钟与蝴蝶》,完全被震撼了。于是今天去图书馆把原著借来,一口气读完。

作者让·多米尼克·鲍比,曾是法国一家著名时尚杂志的主编,后来因为一场中风,导致全身仅剩左眼可以活动,医学上称之为「闭锁症候群」。

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去想象一下这种状态——所有感官俱在,但是却完全陷入僵硬:不能动、不能说、只能听和看……那种生不如死感觉会让人发狂的。

鲍比也不例外,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他想到的除了尽早结束这残缺的生命再无其他。

不过,他的家人和一位耐心的治疗师帮他渐渐恢复了生的勇气——而且他自己本就是一天性乐观的人,一旦迈过万劫不复的最初环节,他就能学会面对现实。

他开始与外界沟通——使用他仅有的一只眼睛。

当他想要说一个词时,需要有一个人帮助他依次念出所有的字母,当恰好碰到他需要的那个字母时,他就眨一下眼睛,然后对方询问他是否是刚刚念到的那个字母,他再眨一次眼睛表示确认,于是这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就确定了,若否,就眨动两下;然后,以此类推,一个个挑出所有字母,拼成一个单词……单词有了,句子、段落也就有了。

方法很简单。只是——无论对他自己还是协助他拼写的人来说,完成这样一项任务都需要巨大的耐心。有时,这种耐心会超越正常人的想象。

不过,他坚持下来了,不但用这种方式与家人、朋友沟通;还跟外界通信;最令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位在他人眼中近似于植物人的可怜人,居然写出了一本书,讲述他这具像是被困于潜水钟内的身躯,以及那不甘禁锢、如蝴蝶一般轻盈的思想。

在书中,鲍比的语气轻快而幽默,你无法想象这些文字出自一位比重度瘫痪更糟糕的人之笔。他调侃自己的窘态、抱怨医院的死板、鄙视某些医生的冷漠、赞扬他的语言治疗师的好心、幻想自己与拿破仑三世的妻子跳舞、追忆自己的往昔时光、感激亲朋好友的不离不弃……

这看到这些文字时,你再也不能无视那具四肢僵硬、一只眼睛怪异地圆睁着、嘴唇向外翻转成一个可怖的曲线、躯干不自然扭曲成一个角度的身体——他不是怪物,他也没有失去任何生气。他依然是一个人类,一个有血有肉有喜有悲的人类。

1997年3月7日,《潜水钟与蝴蝶》出版。两天后,他离开了人世。

谢谢你,鲍比,你让我从你的眼中,看到了人何以成为人的原因。

2012-07-05

召唤上帝粒子

CMS_Higgs-event

今天是我的生日,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 CERN 宣布历经数年的探索,人类终于发现了「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一丝身影。

希格斯玻色子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在近代理论物理研究中,有一个试图统一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这个模型将基本粒子分为两大类:费米子、玻色子——一共62种粒子。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在一代又一代的高能粒子加速器上进行验证,终于一一发现了这些预言中的基本粒子,只是,由于早年加速器的能级限制,希格斯玻色子——作为物质质量来源的关键基本粒子却迟迟没能发现。时间进入21世纪,新一代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在日内瓦建成,它的头等任务就是验证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的费米实验室也希望在2011年底他们的正负质子对撞机(Tevatron)正式退役前,能够发现希格斯玻色子的蛛丝马迹。于是,这两台世界上运行能级最高的加速器开始了争分夺秒的实验探索。由于希格斯玻色子的现身时间极其短暂,目前还不能直接观测到它,只能在两束具有极高能量的粒子相撞后,从「碎片」中寻找它曾经存在的证据。

终于,从2011年开始,一些有力的证据开始浮出水面。物理学家们苦苦追寻了近半个世纪的「上帝粒子」似乎就要走出迷雾。

LHC 用两个观测器同时验证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巨量的数据源源不断地汇入 CERN 的计算中心,然后再分发给位于33个国家的庞大计算网格。这项科研计划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每年1500万 Gbytes 数据、全球化的合作、甚至借助 LHC@home 平台,任何一个普通人也可以存于参与到这一项惊人的探索中来。

有人甚至将之称为比登月计划的更伟大的壮举,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的发现,可以从根本上推动基础物理的进步。

今天,LHC 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两大观测器的观测结果。李淼在微博上转述 CERN 发言人的话:「Big result」。

整场报告下来, LHC 带来的数据完全震撼了在场的物理学家们,当主持人给出关键性的结果时,场下就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5σ的错误概率,这意味着科学家们的判断有99.99994% 的概率是正确的。CERN 的负责人说:「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发现希格斯玻色子了;但从一个内行的角度来说,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数据。」

希格斯玻色子的最终确认,将会使全球物理学家的注意力集中到更加正确的理论方向上来,在我看来,这才是实验物理学最重要的意义。而现在看来,距离这一结果仅有一步之遥了。

Thanks Nature.

2012-07-04

SPICE & LIKES

 

由于原文是 PDF 格式,且有众多公式,不方便转成网页,遂只好以图片形式贴出,哪位朋友如需原文可以把你的邮箱留下,我会将 PDF 文档发给你。

 

 

2011 SPICE & LIKES 综述_页面_1

2011 SPICE & LIKES 综述_页面_2

2011 SPICE & LIKES 综述_页面_3

2011 SPICE & LIKES 综述_页面_4

2012-07-03

Sparse Covariance Fitting for DoA

 

由于原文是 PDF 格式,且有众多公式,不方便转成网页,遂只好以图片形式贴出,哪位朋友如需原文可以把你的邮箱留下,我会将 PDF 文档发给你。

 

 

2012 Covariance Fitting for DoA_页面_1

2012 Covariance Fitting for DoA_页面_2

2012 Covariance Fitting for DoA_页面_3

2012 Covariance Fitting for DoA_页面_4

2012 Covariance Fitting for DoA_页面_5